《统计》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统计》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统计》教学设计1设计说明
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利用现实的情境或材料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体会随机思想,树立随机意识。
1.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本节课时,从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把统计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2.做探究交流的小主人。
本节课在探究条形统计图的画法的这个教学环节中,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小组合作尝试画出条形统计图,并且自己总结出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其间教师只是一位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机会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复习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两种条形统计图?
生:纵向条形统计图和横向条形统计图。
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生:条形统计图能对事物进行比较,能让人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师:这节课我们将进行条形统计图的相关复习。
(板书课题:统计与概率)
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所学内容的简要回顾,再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为复习做好准备。
⊙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课件出示教材111页4题。
(1)明确育民小学各年级男、女生戴近视镜的同学人数统计表。
(2)学生分组完成条形统计图。
(3)各组汇报成果,投影展示条形统计图。
(4)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四年级戴近视镜的有多少人?
②哪几个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比较多?
③哪几个年级戴近视镜的男生比女生多?
(5)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指名汇报,让学生分别说出横轴、纵轴、每格代表几人;各种直条代表什么。
《统计》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l格表示1、2和5个单位),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用l格表示1、2和5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信息。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师:我们这一学期的学习将要结束了。在期末考试后,老师要对大家学习数学的情况进行评价。现在来看看同学们的小印章得到了多少个?
(二)体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
1、收集数据。
师:谁来说说你的小印章有多少个?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师:我们已经学习过统计数据的方法,正如同学们所说的画“正”字、记数……,其中画“正”字的方法在统计数据比较多时用起来更简单方便。
2、整理数据。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统计。(板书课题:统计)
【设计意图】由学生亲身经历的事件入手,尝试制作统计图,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制作统计图,复习1格表示2的含义
展示统计表,说比较的结果,谁的最多,谁的最少?
师:看这个统计表不能一目了然的得出结果?怎么做就能很快地知道比较的结果?(统计图)
师:请学生根据小组内每个人得印章的数量在统计图中涂色。(1个格子表示1个印章)
生:格子不够用了!
师:格子不够了怎么办?同桌商量一下。
预计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上面添上少的格子。(2)把旁边间隔的格子用上就够了。
(3)把多出的人数去掉。(4)把一个格子当成2个单位等等。
师:你们觉得这些方法怎么样?哪种方法最好?
生:小组讨论。
(如学生不能得出“以一当二”的方法,可引导学生“换个数试试看”得出可以用一个格子表示2个的结论,在旁边标上频数。)
师:现在用1格表示2个够用了吗?
1、实践制图
师:课件演示1格表示2的画图方法。
师:我们知道了用1格表示2个单位(也就是1个格子表示2个印章)的方法来制图,下面我们用新的方法再动手制作一张统计图吧!
学生根据小组内每个人得印章的数量在统计图中涂色。(1个格子表示2个印章)
师:对学生制作出的统计图进行提问(课件)。
师:通过统计小印章的数量,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得印章多的同学要说什么?得印章少的同学有什么想法?
2、进行比较
师:比较1个格子表示1和1个格子表示2的统计图。
(目的:通过比较,巩固1格表示2的教学重难点)
师:遇到什么问题,我们用1个格子表示1个单位的方法来制作统计图?什么情况用1个格子表示2的方法制作统计图?
师:一个格子可以表示多少?
总结学生点评中有关本课信息的内容。
(在数据比较小的时候,我们可以用1格表示1,在数据比较大的时候,用1格表示2、5或更多的方法要快一些。)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使学生初步体会选取每格代表几要根据数据大小来判断。
完成这2个统计图后,你有何感想?有什么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2个图,让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决策。
(四)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1)每格代表()人。
(2)喜欢()的人数最多。
(3)喜欢兔子的比喜欢狗的多()人。
2、提高练习:
20分钟车流量的统计
(五)总结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统计》教学设计3课题统计与可能性1课型新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与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 ……此处隐藏15794个字……请大家吃水果呢。它来到水果店一看,呀,这里的水果又多又新鲜,有苹果、梨、西瓜、桃子、草莓,(边说边在黑板上依次出示各种水果图片)可是呀,它不知道小朋友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哪些要多买一些点,哪些要少买一点,该怎么办呢?
2、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完成以后把统计表贴在黑板上)
3、以排为单位请一位学生统计。
4、师生一起汇总统计全班小朋友吃水果情况。
5、问: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点评:每一个学生都是富有个性、极具潜力的思维主体,关键是我们的教学有否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开放性的问题——“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畅所欲言,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一次又一次引领着学生进入创新思维的海阔天空。这一环节的教学,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设计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教学目的由“完成教学任务”到“促进学生发展”。)
四、课堂总结,学以致用
1、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想统计什么?
2、今天,大家和白雪公主玩的很开心,她也该走了,让我们一起和她告别,白雪公主,再见!小朋友,再见!
总评:
1、注重结合一年级儿童的身心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把学到的统计方法应用到实际统计活动之中,随学随用,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做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实际数学化。在活动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动口动脑的实践精神、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课堂上全体学生不断萌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统计》教学设计15一、目标制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在工农业生产,技术科学、社会经济的应用更加广泛,是现代公民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数学知识技能之一。统计知识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去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所以统计初步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新课标、新理念,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从第一册起每学期都由浅入深的安排有关统计内容。本节课内容是第二册统计教学第一节,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的过程,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回答一些简单问题,结合教材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制定如下:
1.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到统计活动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2.初步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经历统计的过程,初步感知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及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要尊重大多数同学的意见。
教学重点:
掌握统计整理的方法,经历统计过程,初步感知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及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二、教学设想:
围绕教学目标,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时,力求体现以下理念:
1.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这节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并没有选用教材上的内容,9月22日本班组织了一次秋游活动,学生集体去长春市动植物公园游玩,所以这节课我从整体上创设了孩子游览活动后,力图从真实的学校生活中提出问题,感悟统计活动的目的。因为这是一个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所以能吸引学生,将学生迅速的引入情境之中。“你最喜欢哪只动物?”这一问题的提出,更增强了学生的回味性,学生能为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到兴奋,各抒己见,想法不一。最后,通过统计下次春游学生的行动路线,解决游览的路线问题,体验到统计的价值。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进行教学,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于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作数学”使数学课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2.教学过程活动化。
开展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体验统计的过程。低年级增加统计教学,是增加了统计的活动。统计教学的重点不是教知识点,也不是教技能,而是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活动,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本着这个原则,我在设计上,通过学生分组调查、合作交流、小组汇报、解决实际问题来展开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如:先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调查才能知道大家的意见呢?你想怎样调查?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如有的同学可能采用逐一访问的方法,举手表决的方法等)为了促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统计活动的过程中来,我设计了先在小组内调查统计,全班再汇总收集信息的过程。研究统计方法交给学生,在各组调查时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的统计数据的方法,如画√、○及画“正”字的方法等,教师肯定每一种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小组上前汇报时,可以用自己组记录的符号来在黑板的方格里表示,尊重了每个小组的意见。这样教师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与充分的展示机会,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
3.师生关系民主化。
课堂上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不以权威者自居,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朋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敢说敢想,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教学过程与意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去动植物公园游览一番,你都见到什么了?
学生回答。
师:这么多动物,你最喜欢哪只?为什么?
师:这么多不同意见?有什么办法能调查一下哪种动物最受同学们的喜爱呢?(意图: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
(二)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师:你想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才能知道大家的意见呢?
(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小组调查:先在小组里调查,每人只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动物,由组长负责记录。
3.小组汇报:你们组是怎样进行调查记录的?组里共有几名同学?调查结果是什么?
小组长汇报
小结:刚才同学们出现了这么多调查记录的方法。有的组是用画△、○、√的方法来表示,一个符号表示一个人,还有的组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一个正字表示5个人。这些方法都很好,你喜欢哪种就可以用哪种方法。
4.在各组调查统计的基础上,举手表决搜集相关数据,形成情况统计图。
文档为doc格式